应37000c威尼斯邀请,美国犹他州立大学饶毅副教授于5月21日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并做了题为《In-Situ Probing of the Surface Properties of Droplets in the Air and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of CO2》 的学术报告。报告在物电学院335会议室举行,由37000c威尼斯陆洲教授主持,物电及化材学院相关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了本次报告会。
在报告会上饶毅教授介绍了液滴及其表面性质在生物学、医学、生产、催化、环境和大气科学中的广泛应用。然而,许多分析液滴及其表面的方法存在破坏性、非表面特异性、在非自然环境下进行、需要样品基底等问题。因此,需要一种在任何条件下都能进行表面特异性原位分析的技术。有鉴于此,饶毅教授阐述了其科研团队近年来在空气中气溶胶滴界面分析中二次谐波光学散射技术的最新发展,并将电化学与高灵敏度和超快速的原位和频生成(SFG)光谱学相结合,用于研究金电极上的CO2还原反应。首次,在金表面上定量确定*CO中间体的取向角度。此外,由于系统的超快速性质,观察到了由于中间体在表面的覆盖密度而产生的生成和扩散动力学。这项工作利用SFG的原位表面特异性,为金表面上CO2还原的电化学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为将其应用于许多其他电化学系统奠定了基础。报告会结束后,与会师生和饶毅教授就相关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
报告人简介:
饶毅,副教授,终身职位,犹他州立大学化学与生物化学系。2003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2004年加入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Eisenthal研究组进行三年博士后研究工作。随后以副研究员 (Associate Research Scientist)的身份与Nicholas J. Turro教授和Kenneth B. Eisenthal教授一起合作。2013年加入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Tony F. Heinz教授研究组进行了一年的应用物理科学方面的研究。2014年加入天普大学化学系以研究副教授的身份开始独立的研究工作。2017年在犹他州立大学化学与生物化学系以助理教授身份建立独立的研究小组。2023年晋升为副教授并授予终身职位。研究兴趣涉及超快光谱、表面科学、光化学、能源转换、催化以及环境科学等诸多领域。以通讯联系人在Nature chemistry, PNAS, Communication Chemistry, ACS Energy Letter, J. Phys. Chem. Lett., J. Phys. Chem, and J. Chem. Phys. 等著名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 拥有美国专利5项。获得美国自然科学基金早期职业奖,美国化学会犹他分会杰出教育奖,本田汽车材料研究所优秀合作奖,犹他州立大学科学学院年度研究奖。